2020-04-17
單株碳匯精準扶貧項目是我省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戰略行動,將樹林生態價值轉化成經濟價值而創新開發的一個生態扶貧項目,也是省生態環境廳明確作為參與我省脫貧攻堅的一項重要舉措之一。項目的實施有助于全省脫貧攻堅、鞏固脫貧成果及應對氣候變化。
項目內容為對全省擁有林地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樹木按照樹種、大小和碳匯功能(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進行篩選、編號、照相,將樹木信息和貧困戶基本信息一起錄入貴州省單株碳匯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按每棵樹每年碳匯價值3元人民幣計,建立樹木、碳匯價值、貧困戶基本信息等數據庫,發動社會個人、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通過手機APP或微信公眾號購買碳匯,購買碳匯的資金將全額進入貧困戶個人銀行帳戶以實現精準扶貧。
為了重點推進該項目實施,近日,貴州環境能源交易所(下稱:貴州環交所)協助省生態環境廳開展了單株碳匯精準扶貧項目八縣調研工作,及時摸清具備開發條件的貧困戶擁有林木資源情況、收集匯總單株碳匯開發所需基礎數據,為實現單株碳匯線上交易奠定數據基礎。在調研過程中,貴州環交所抽調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八個工作小組分別赴銅仁市沿河縣,黔東南州從江縣,黔西南州望謨縣、晴隆縣,畢節市納雍縣、威寧縣,六盤水市水城縣、盤州市等八個縣(市)開展實地調研。走訪了20個鎮(鄉)、45個村,總調研行程超過6500公里,摸清了近5000戶貧困戶林地資源情況,確認具備項目開發條件的貧困戶近700余戶,符合開發要求的林木資源共280000株,碳匯總價值約84萬元。
下階段,貴州環交所將對調研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明確今年單株碳匯開發計劃,以期完成開發40個村的總體目標。同時,還將開展一系列宣傳活動,鼓勵更多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公眾參與購碳扶貧活動,力爭將開發出的碳匯資源有效轉變為貧困戶實際收入,將貴州的生態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讓綠水青山轉變成金山銀山,切實助力全省脫貧攻堅及鞏固脫貧成果工作。